奉贤“南桥源”城市更新再启新篇 鼎丰酱园开园暨国际休闲生活方式案例奖启动
为深入贯彻国家城市更新战略部署,践行上海“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奉贤区以鼎丰酱园焕新为支点,率先探索历史文脉与城市功能升级的深度融合。5月18日,“梦回南桥 源启新篇”鼎丰酱园开园暨城市更新与休闲生活方式交流活动在奉贤南桥圆满举行。
本次活动从三大维度重点呈现城市更新的奉贤实践:两大机构揭牌(上海奉贤区南上海城市更新研究院、上海市水务局城市排水管网评估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科技赋能,系统化夯实城市更新根基;以鼎丰酱园历史建筑活化工程为示范,同步启动第四届国际休闲生活方式案例评选,探索“空间重塑+业态焕新”的奉贤路径,展现城市更新政策指导下的创新实践;通过城市山水国画艺术展,多维诠释“人民城市”理念的文化赋能路径。三大主题活动共同点燃鼎丰酱园点亮活动,见证豆子从发芽新生到大树成长的历程,形成“政策引领-产业焕新-文化传承”三位一体的城市更新实践范本,生动演绎从传统工业遗存到城市活力地标的焕新工程。
活动当天,上海市住建委、水务局、奉贤区政府领导及高校专家等百余名嘉宾齐聚鼎丰酱园。汇聚了政、企、学界等各方力量,共探城市更新与民生幸福融合路径,共绘奉贤高质量发展蓝图。
奉贤区建设交通工作党委书记周华代表奉贤区城市更新联席办致辞,她强调,“南桥源”项目以“文化为核、商业为脉、社区为魂”,通过沈家花园、鼎丰酱园、南桥书院和古华庭等四大核心地块的有机更新,实现民生提质与文化焕新双轮驱动。
国画展揭幕,笔墨勾勒城市新生
活动伊始,《梦回南桥 源启新篇》城市山水国画展在鼎丰酱园1号楼正式揭幕。展览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师生创作,以水墨艺术呈现“南桥源”三大历史地标的焕新图景:
沈家花园:百年西式建筑与数字砖构技术碰撞,化作《数字砖构》的工致与《浮影》的留白;
鼎丰酱园:工业遗产的酱缸阵列与产教融合场景,通过《窗观万象》《古今交汇》展现历史回响与未来生机;
古华庭:园林与商业连廊的“移步换景”,成为水墨长卷中的诗意叙事。
即日起至5月31日,市民可免费观展,感受“笔墨为骨,城市为魂”的艺术震撼。
重磅揭牌,赋能城市更新
活动当天,两大重要机构的落户,标志着南桥在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南桥源”注入了“科技赋能”与“生态智慧”。
上海奉贤区南上海城市更新研究院:由奉发集团携手上海师范大学联合苏州太湖古建、堡森科技、华汇集团、绮树科技等五家领军机构发起成立,聚焦于城市更新技术研究、数字创新、运营赋能、人才实训、政策研究等领域,旨在打造成为南上海城市更新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上海市水务局城市排水管网评估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堡森科技与同济大学、奉发集团等技术力量,为老城区地下管网更新提供科技支撑,筑牢城市韧性根基。
国际视野,擘画休闲未来
第四届国际休闲生活方式案例奖正式启动,浙大城市学院与奉发集团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并与文旅、学术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完成聘任活动。该奖项旨在挖掘全球休闲产业标杆案例,助力奉贤构建“诗意栖居”的幸福城市生态。
专家共议“奉贤何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袁烽、浙大城市学院幸福城市研究院院长吴红列、上海大学上海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剑以及上海奉贤区南上海城市更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毛项杰围绕“何以奉贤,奉贤何为”发表主旨演讲,探讨如何将历史文脉转化为休闲产业动能。学者们对于奉贤城市更新的深刻见解和前沿思考为今日的奉贤南桥注入了更多灵感与可能。
焕新点亮,开启新生篇章
活动尾声,与会领导共同点亮鼎丰酱园,百年工业遗存在光影中焕发新生,标志着鼎丰酱园将以产教融合文创园的全新定位,为市民提供休闲生活的公共文化空间,正式转型为“休闲慢生活”城市新地标。
鼎丰酱园的蝶变焕新是奉贤“南桥源”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注脚。同时,随着两大研究机构落地与第四届国际休闲生活方式案例奖的启动,“南桥源”城市更新项目在学术研究、技术创新与城市治理领域深度融合。未来,“南桥源”将继续发挥示范效应,推动“城市更新+休闲产业”深度融合,让奉贤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幸福之城。